




進入信息時代以后,安徽計量檢測,一切都為之而改變。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數據流、知識流在流通,時空被壓縮,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信息化發展之快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網絡科技的發展顛覆了許多傳統思維和經營模式,儀器計量檢測機構,并對傳統生產形式和組織形式提出了挑戰。
傳統的計量器具多是在狹小的實驗室內進行量值傳遞,但進入信息時代后,通過互聯網,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可以對生產現場的計量裝置、超大輸油管線以及核i電站的自動儀電控制系統等開展遠程校準;以往,家中的電能表是由電力部門人工抄表,但采用智能電表后,不但可以實現遠程抄表,甚至可以把電表、水表、燃氣表集成在一起抄表。


計量對工業生產的作用和意義是很明顯的。本身就要求有高度的計量保證。生產的發展,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即以經驗為主的階段,半經驗、半科學階段和科學階段。計量則是科學生產的技術基礎。從原材料的篩選到定額投料,從工藝流程監控到產品的品質檢驗,都離不開計量。例如,一輛普通的載重汽車有9000多個零件,由上百個工廠生產,若沒有一定的計量保證,就無法裝配成功

你是否擔心電子秤不準?是否擔心出租車計價器打表有貓膩?又是否擔心水表、電表、燃氣表這些常用的儀器會偷偷跑出個“巨額數字”來?這些關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實都離不開計量。
從1967年3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實現對秒的重新定義,到2018年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全票通過了關于“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也就是說,第三方計量檢測,從今年的5月20日開始,我們將正式邁入以基本物理常數定義測量單位,以基準為基礎核心的全球的測量體系新時代。
七個基本單位中的四個,即公斤,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將通過選取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e),玻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的固定數值來重新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