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在進行實施的時候,根據國家制定出的規章制定嚴格遵守,同時需要將技術檢測和計量檢測這兩種手段充分的進行利用,設備計量檢測,交叉的進行使用,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地對質量進行監管和規范。在實際的工作中,不難發現監督工作牽扯的領域比較廣泛,工作上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寬泛,因而質量監督工作能力更要求專業。好的計量檢測技術不僅為質量監管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更能促使企業長遠的發展,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站穩腳跟,從而導致行業性、區域性產品質量提升。從大的方面上來看,計量檢測中心,國民經濟與計量檢測技術是存在著必然聯系的,歷史證明計量檢驗技術的發展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


你是否擔心電子秤不準?是否擔心出租車計價器打表有貓膩?又是否擔心水表、電表、燃氣表這些常用的儀器會偷偷跑出個“巨額數字”來?這些關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實都離不開計量。
從1967年3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實現對秒的重新定義,到2018年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全票通過了關于“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安徽計量檢測,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也就是說,從今年的5月20日開始,我們將正式邁入以基本物理常數定義測量單位,以基準為基礎核心的全球的測量體系新時代。
七個基本單位中的四個,即公斤,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將通過選取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e),玻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的固定數值來重新定義。

近日,省計量院對2019年度一批院科研儲備項目進行內部集中評審。本次評審在院科技委評審的基礎上引入外部專家評審機制,第三方計量檢測,邀請課題相關領域的高校老師及長期從事科技廳項目申報受理、網絡評審等專家共同參與。共評審省自然基1金、省基礎公益、省市場監管局自籌經費等多個方向19個項目。
隨著國家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科研工作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省計量院緊跟外部政策,不斷優化內部評審機制,積極探尋科研管理手段,推進項目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從項目申報源頭抓起,有效提升項目申報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