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準的方式可以采用組織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組織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對計量器具進行校準,從而節省較大費用。校準的周期由組織根據使用計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確定。可以進行定期校準,也可以不定期校準,或在使用前校準。計量校準校準周期的確定原則應是在盡可能減少測量設備在使用中的風險的同時,維持i小的校準費用。可以根據計量器具使用的頻次或風險程度確定校準的周期。
校準的內容和項目,只是評定測量裝置的示值誤差,計量校準中心,以確保量值準確。校準的結論只是評定測量裝置的量值誤差,確保量值準確,不要求給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校準的結果可以給出《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


你是否擔心電子秤不準?是否擔心出租車計價器打表有貓膩?又是否擔心水表、電表、燃氣表這些常用的儀器會偷偷跑出個“巨額數字”來?這些關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實都離不開計量。
從1967年3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實現對秒的重新定義,到2018年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全票通過了關于“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也就是說,儀器計量校準中心,從今年的5月20日開始,我們將正式邁入以基本物理常數定義測量單位,以基準為基礎核心的全球的測量體系新時代。
七個基本單位中的四個,合肥計量校準,即公斤,儀器計量校準,安培,開爾文和摩爾將通過選取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e),玻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的固定數值來重新定義。

計量檢定和校準是計量管理體系要素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企業計量設備檢定和校準工作實施統一管理是保證計量設備量值統一、準確可靠的重要措施。公司所有的儀器儀表,按照計量管理的原則,每年應由質檢員組織實施定期的年檢;對于校驗不合格的儀器做修理或更換,需要報廢的儀器儀表由使用部門填寫報廢申請,按照公司的相應管理規程實施報廢程序。

